当前位置:足球频道

为何裁决历时近一个月?大连人“弃权”丢分全解密

  记者程善报道7月6日,中国足协和中足联筹备组宣布,由于在中超第2轮比赛中U23球员使用违规,原本2比0广州城的大连人“弃权”,比分变成0比3。比赛时间是6月8日,宣布时间为7月6日,差不多隔了1个月,为何拖了这么久,这是外界的疑问。

  在大连人与浙江队比赛前的几个小时,大连人第二轮联赛被判负的结果被正式公布。为什么并非个案,调查看起来也并不复杂的违规用人事件,要拖这么久?

  据本报了解,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,是因为事件涉及面比较广,包括一些细节需要核实。包括大连人队是否应该享受U23减免政策?是否在换人过程中,由裁判的操作失误导致大连人“利益受损”?又或者,有哪些其他不为外界所知的特殊原因?

  这样的慎重,不仅是为了尽可能还原事件本身,也是给予为中国联赛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方面足够的尊重,在过去三年里,对中超、中甲的顺利进行贡献巨大,尤其是本赛季,市政府顶着巨大压力,接收了上海两支队伍,确保比赛如期举行。

  这次意外,不仅对于在球场上取得胜利的大连人全队是一次打击,也给中国足协也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。毫不顾忌地第一时间宣判,寒了大连方面的心,因为在与大连人俱乐部沟通的过程中,足协发现双方对于规则和流程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。但与此同时,广州城俱乐部几度公函催问,且态度坚决而明确——中国足协怎么裁决都行,只要裁决结果能够给出可以公开、且让大家找不到任何瑕疵,足够信服的理由。

  因此,如果不协助大连人俱乐部管理层把U23减免规则和相关流程操作规范的理解梳理清楚,不排除后续会产生更多的连锁反应和更大的麻烦。这段史上U23违规事件调查期最长的一次裁决,光听证会就开了不止一次。与其说是调查,不如说是一次次进行规则普及或者解读。

  起初,关于此次换人的争议之一,是单欢欢是否帮助大连人享有减免U23的“特权”。

  在中国足协公布的2022赛季中超、中甲U-23球员相关政策中是这样写明的:各中超、中甲俱乐部,如有球员入选U23国家男足,在球队备战集训、参赛及防疫隔离期间,相关俱乐部可不执行U23球员出场政策,如果在集训期间受伤,经国家队队医检查并报中国足协批准后,球员返回俱乐部,在伤(病)治愈前,仍视同被征调球员,继续享受减免政策。”今年3月随U23国足集训期间,单欢欢右大腿肌肉严重拉伤,他也因此缺席了随后的迪拜杯赛事。

  因此,外界很多人认为大连人理所应当赢得了U23的减免,或者认为联赛管理部门在公布U23减免名单的问题上,至少存在“瑕疵”。

  但事实上,中国足协认定球员“伤(病)治愈前”的最初标准也算是明确:在球员结束在医院和相关康复机构的治疗期以前,全部是中国足协支付费用。只要这个阶段不结束,全部视为球员仍未伤愈,又或者球员没有在联赛中报名,也可视为被减免。然而当球员结束了这种需要对外支付费用的治疗阶段,回到自己的俱乐部并且过了一段时间后,如果俱乐部想要继续享受U23减免政策,就必须向中国足协的联赛管理部门提出申请。

  而在申请之后,国家队队医需对该名球员进行伤势进一步核验,确定伤情是构成球员无法比赛的主要原因后,提出申请的俱乐部才能继续享受减免政策。做出这一规定的主要原因是,只有伤势带来的后续影响才能构成减免的理由,这也包括状态不好,如果不是这个原因,仅仅是因为战术需要和主教练不信任等原因,这个是不构成减免理由的。

  而这次U23违规事件发生之时,距离单欢欢结束北京的医学和康复治疗回到大连,已经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了。当然,回到大连也不意味着就不能享受U23减免政策——单欢欢的情况是,大连人奔赴海南前,他都没有跟队合练,没有明确的复出时间表,队伍也做好了他第一阶段无法出场的准备。但问题是,大连人并未提出申请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无论是6月1日足协向各俱乐部发布的中超、中甲U23减免球员名单,还是6月2日在海口赛区召开的中超赛前联席会再次公布的减免名单,都没有单欢欢的名字,但负责对接和参会的大连人俱乐部管理层,两次机会中,都没有对此提出异议。

  众所周知,大连人职业俱乐部,在2021赛季之前,全部属于“万达系”。直到2021年第一纸公告,宣布股权改革后万达集团全面退出管理层,由新的管理团队接手。新管理层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不走寻常路的特点,通过向社会发布招聘广告的模式公开招聘主教练,再到公开发布招聘启事,让每个球员用主动投送“工作简历”的模式招聘球员,大连人俱乐部的企业名称虽未改变,但是管理方式,理念和核心层工作人员,全都变了。

  在变化巨大的前提下,管理层忽然接到了要从大连赛区到海口赛区“搬迁”的事宜,从中甲升上中超后,有很多事情要处理。为了不影响球队的战斗力和士气,他们竭尽全力筹集了一部分资金,给队伍发了两个月的工资,进一步激发了全队上下的斗志。事实上,谢晖接手球队后,更是大量使用年轻人,别说U23球员,U21也同样有出场机会。因此如果不出这次换人“乌龙”事件,大连人真的不太需要政策减免。

  忙碌与周转间,俱乐部未能在足协下发的免除23球员通知和联席会上重申免除名单上没有单欢欢一事做出及时申辩。而新管理层在与联赛管理部门的沟通方式,也需要进一步磨合。

  关于此次事件的另一个讨论焦点,是裁判是否应为这次换人乌龙负责。网上流传的几个版本:球队一开始要求同时更换三个球员,但是裁判操作失误只换上去了一个吴伟,非U23球员;还有一种说法,是负责换人的第四官员耽误了换人流程,使得先被递交的换人申请反而放在后面执行。

  对此,足协也是连夜对裁判工作流程展开了调查。

  中超裁判组的执法都有相关影像和影音记录。场上有多角度摄像机,所有裁判组成员与VAR的对话,以及裁判组成员之间的对话,也都有即时录音。更换球员的申请单,均为俱乐部工作人员如实手写。

  大连人先后递交了两张换人申请单,第一张的确是写着赵健博和王腾达,第二张写着吴伟。如果不是黄嘉辉突然意外受伤,吴伟并不在换人名单上,赵健博和王腾达要换下的本是商隐和阎相闯。但是黄嘉辉突然受伤,使得大连人临时增加了吴伟的出场——而换人顺序的最终决定权,并不在裁判手中,第四官员是要跟负责换人的俱乐部工作人员进行二度确认的。

  至于是否需要提醒注意场上U23球员使用情况,从规则上看,这并不属于第四官员的工作职责,国际上也没有这个惯例(这也是为何五大联赛也有违规换人出现的原因)。第四官员主要负责核对上场球员的身份,以及确定被换下场球员名字。作为比赛官员,首先要维护的是比赛的完整与公平,至于提醒球队注意特殊政策或者规则,没有任何明文的规定。

  尽管如此,足协还是“内部批评”了当值的第四官员,认为他如果当时提醒了大连人队,可能就不会有后续的风波。

  对于大连人而言,随着裁决结果的宣布,这一页也已彻底翻篇。一直以来,谢晖对于赛事的指挥都是以激情著称,但是在跟浙江队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,我们能看到谢晖一反常态,坐在替补席上平静了很多。或许这样的细微变化背后,是他也想尽力淡化此事给予球员的压力。他一直和球员们强调的就是:不埋怨,不管是谁,事情发生了,埋怨没有意义,吸取教训,继续努力,才有意义。

  对于此次事件的所有经历者来说,同样需要“吸取教训,继续努力”。


分享至:

相关阅读